2021年7月24日,,國家教育部正式公布了“雙減”政策,,這在整個教育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,。隨著“雙減”政策的落地,,一夜之間,各大校外培訓機構都遭到了殘酷的打擊,,大量的校外培訓機構或是轉型發(fā)展,,或是轟然倒塌。“雙減”政策的全面實施,,引發(fā)了社會各界的大討論,,家長們也更是喜憂參半。今天小蝶就帶領大家詳細的梳理一下,,教育部“雙減”政策的本質意義是什么,?作為家長和同學,又該做出哪些改變與調整,?
一,、“雙減”政策的本質——杜絕教育“內卷 ”,化解教育經濟壓力
要想搞懂”雙減“政策,我們就需要明白“雙減”到底減什么,?
①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(yè)負擔,;
②堅決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。
明確了“雙減”政策的基本內容之后,,我們再來回溯一下當前我國教育發(fā)展的實際狀況,。一直以來,教育資源的稀缺與分配不均都是阻礙教育發(fā)展的最大問題,,大多數家庭都需要通過不懈的努力,,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。從本質上來看,,得到優(yōu)質教育資源的方式無非就兩種,,第一種是去好學校,第二種就是去校外輔導機構找好的老師,。這兩種方式顯然第二種更容易些,,因此家長們基本上都在校外培訓機構當中獲取優(yōu)質的教育資源,你家孩子去補課了,,我家孩子也不能落下,,你家孩子找到了更好的補課老師,我家的孩子也要找到更好的老師,。久而久之,,家長和孩子在知識總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,就陷入了一種焦慮和攀比的怪圈,。不斷地學,、不斷地補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育“內卷”,。
教育部“雙減”政策落地的目的之一,,就是要緩解這種教育“內卷”的亂象,回歸到素質教育的本質當中,。
在這里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解釋一下什么是教育“內卷”:
老王自己建了個養(yǎng)雞場,,后來養(yǎng)雞場規(guī)模逐漸擴大,雞越來越多,,人手不夠,,老王就只能去找個人,一開始老王就想招一個踏實肯干,,手腳麻利的人就行,,幫自己喂喂雞,清掃一下雞舍,。
沒想到招聘啟事發(fā)出去了,,呼呼啦啦來了好幾百人,,但是老王就只招一個人,老王沒辦法,,就只能加要求刷下去一批人
必須是985本科的,,刷掉一兩百,還剩一百多,,
必須有海外留學經歷,,又刷掉一百,還剩幾十,,
必須琴棋書畫樣樣精通,,形象氣質佳,又刷掉了幾十個,,還剩下十多個,。
最后通過面試,選出來了一個人
這個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,,學歷高,,形象氣質佳,綜合能力強,,完全是一個新時代高素質的人才,。
但是他的工作實質上就是喂雞,清掃雞舍,,完全沒有什么未來發(fā)展空間,,更不用說什么創(chuàng)造更大價值了。
這就是教育“內卷”,,在長期的“內卷”下,,家長在教育上的投入越來越多,大量的學生涌入社會,,參加沒有必要的社會就業(yè)競爭,,最終從事的卻是與自己實際能力完全不匹配的工作,這種情況長期發(fā)展下去,,對于社會和個人的發(fā)展都是非常不利的,。
在這種情況下,教育部所推出的“雙減”政策,,就是為了徹底杜絕這種“內卷”的情況,避免家長在教育范圍內進行大量無謂投資,,真正建立“人盡其用”的教育體系,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教育分流: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,就按照學術研究型人才的道路進行培養(yǎng),;而對于一些成績比較一般的學生,,就按照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道路進行培養(yǎng)。這樣一來,教育的本質目的實現(xiàn)了,,家長和學生在教育方面的焦慮也會得到實質性的緩解,。
二、“雙減”政策下,,作為家長和孩子應該怎么做,?
①家長:明確孩子的具體發(fā)展定位,避免過度焦慮
不得不說,,學習真的是一項非常需要天賦的事情,,有一些孩子學習方面就是非常有天賦,考試很輕松地就能取得好成績,。而有一些同學即使很努力的去學習了,,成績也并不是很理想。在這種情況下,,家長就需要找到孩子擅長的方向和專長,,幫助孩子建立未來的核心競爭力,避免陷入到片面焦慮和緊張的情緒當中,,要知道,,條條大路通羅馬,并不一定是考取名牌大學才能有一個好的前途,,只要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長,,那么未來的發(fā)展也是會非常順利的。
②孩子:提升學習自覺性,,發(fā)掘自己的閃光點
“雙減”政策的出臺,,校外輔導機構遭到嚴厲的打擊,這時候同學們就不要想著通過課后的“惡補”來提升自己的成績了,。大家需要做的,,就是充分利用學校學習的時間,充分消化學科知識,,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,,認真學習必要的文化知識。同時要注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特長,,明確未來的發(fā)展方向,,并為此付出努力和行動,實現(xiàn)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,。